近日,厦门市张亦春教育发展基金会赞助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以衍生品和风险管理相关问题为主题、以促进衍生品及相关领域青年学者之间深入交流为目标的学术平台。论坛于2020年12月由45所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在浙江大学联合创办,并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第一届论坛。
第七届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于2023年12月16-17日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线下举办。本次“最佳博士生报告论文”为山东大学王远志博士报告的“Commodity Tails and Bond Risk Premia”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钱逸妍博士报告的“Factor Momentum in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12月16至17日,第七届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推进衍生品与风险管理领域学术研究,加强衍生品及相关领域青年学者间的交流,论坛分开幕式、主旨演讲、大会报告、博士生报告及颁奖典礼和闭幕式五个环节。本届论坛汇聚了多位衍生品领域专家,共同就衍生品估值与风险管理问题,分享深度洞见和观点、推动了衍生品市场与风险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为促进理论与实践创新和中国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来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88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王修华教授和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秘书长、浙江大学骆兴国教授分别代表承办单位和主办单位致辞,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梁巨方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王修华教授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欢迎,他表示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期货与衍生品市场也开启新的篇章,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背景下,新业态新产品新创新不断涌现。他真诚希望与会青年学者能够围绕衍生品、风险管理及相关研究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真知灼见,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衍生品理论汇聚力量。骆兴国教授对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并分享了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创办历程。他指出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长期秉持高质量主旨演讲、高水平论文报告以及建设性点评讨论的宗旨与定位,希望本届论坛能够为衍生品与风险管理理论发展与市场建设带来新思考和新力量。他欢迎学者们积极加入中国衍生品青年论坛。
论坛分特邀主旨报告、大会报告与博士生报告三个论文报告环节,其中大会报告设立四个分论坛,博士生报告设立三个分论坛。
12月16日上午,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海奇教授主持特邀主旨报告一,特邀主旨报告嘉宾、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刘彦初教授作报告。刘彦初教授报告了题为“Teaching Economics to Machine”的工作论文,介绍了如何通过迁移学习将结构模型的经济学约束融入到机器学习模型,再使用实际数据更新神经网络的资产定价框架,并将这一框架应用到期权定价,进而显著改善了结构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的期权定价表现。
12月16日下午,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王修华教授主持特邀主旨报告二,特邀主旨报告嘉宾、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所长、中宣部四个一批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汤珂教授报告了题为“Derivative-Market Leverage and Risk Premia Implications”的工作论文。汤教授的报告展示了使用CFTC期货经济商数据,基于市场参与者的总体保证金构造的市场水平杠杆度量方法及结果,认为衍生品市场杠杆对应了市场不确定性,它与经济行为协同变化,但领先于资本需求,报告还讨论了衍生品市场杠杆作为一种市场风险容忍指标对于预测风险资产回报的作用及经济学机制。
大会报告分为四个分会场。论坛入选论文作者进行了精彩报告,点评人就文章选题、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和实证方法等与作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其中,大会报告分论坛一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马勇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股票收益自相关与期权预期回报、期权隐含崩盘指数相关问题。大会报告分论坛二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李海奇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信用违约互换价差、价差交易策略相关问题。大会报告分论坛三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刘彦初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金融中介机构尾部风险定价、模型风险度量、股指期货贴水与尾部风险溢价等相关问题。大会报告分论坛四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韩乾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原油市场跳跃风险溢价、隐含相关性风险的分解、异质性对股票和原油收益率、相关性、波动性的影响等相关问题。
12月17日上午,论坛进入博士生报告环节。其中,博士生报告分论坛一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梁巨方副教授主持,博士生报告分论坛一主要关注了大宗商品市场上尾部风险解释债券风险溢价与指数期货回报、模型动量因子与正确定价问题、投资者尾部风险厌恶外溢对市场联动性影响等相关问题。博士生报告分论坛二由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邓弋威副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期权市场月度周期现象、阿片类药物危机与公司尾部风险、利用马尔科夫链对autocallable 结构化产品定价和对冲、德尔塔波动与期权市场回报等相关问题。博士生报告分论坛三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翟佳副教授主持,主要关注了非信息交易渠道解释期权交易和标的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非完全市场中期权隐含定价核的风险信息提取、基于迁移学习的期权深度对冲方法等相关问题。
论坛闭幕式暨“最佳论文”颁奖典礼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梁巨方副教授主持,宣读公布了本届论坛“最佳论文”评选规则与评选结果。其中,“最佳大会报告论文”为浙江大学许奇副教授报告的“Intermediary Tail Risk and Currency Risk Premia”,“最佳博士生报告论文”为山东大学王远志博士报告的“Commodity Tails and Bond Risk Premia”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钱逸妍博士报告的“Factor Momentum in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王修华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刘彦初教授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最后,王修华院长代表主办方对论坛进行总结并致谢。与会学者纷纷祝贺本次论坛圆满落幕,并热切期待下届论坛召开。